“新世纪”高中化学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及特点

2019-08-20 15:10

摘自:《妈妈宝宝杂志》

我们希望赋予高中化学教材全新的面貌,展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生动局面,诠释我们对科学素养的具体认识,演绎我们对化学科学的深刻理解,追求我们对化学教育的美好理想!

一、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

《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已经正式颁布,根据教育部高中课改工作的总体部署,将于2004年9月在实验区进行试验。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研制编写符合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高中教材。在认真分析总结我国高中化学教材改革和研发现状,以及对国内外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并在我校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的整体部署下,我们决定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一套符合现代课程理念的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高中化学教材。

本套高中化学教材将努力为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发挥重要作用;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目的。本套高中化学教材将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我们组织了一只由各方面化学学科专家、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和化学教育专家、以及优秀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组成的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我们将发挥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强大的学术研究背景、新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段新教材的研发经验、对国内外中学化学教材的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实践研究和学生学习心理研究成果等综合优势,全力打造出一套高中化学的精品教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提高未来社会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为培养化学科学事业的优秀后备人才、为促使我们国家中学化学课程及教材的研发水平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做出我们的贡献。

本套高中化学教材将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贯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映普通高中化学教育的特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建筑新的发展平台;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各个课程模块的功能定位和风格特点;综合反映学生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对普通高中化学教材的共同要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努力遵循科学学习与教学的规律特点,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和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位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二、全套教材的总体特点

本套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领;以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STS内容,作为三条内容线索贯穿始终,富于整体联系。

不同模块教材具有鲜明风格、独特功能,采用多种课程设计取向,发挥多种课程设计取向的优势,设置多种水平层次,提供多样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

全新的教材内容体系科学、合理,《化学 1》和《化学2》为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建筑新的平台,为后续和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必要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教材,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教材,则大胆凸显社会生活问题中心、技术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使学生直面个人生活、工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学习化学、应用化学。《实验化学》模块教材首次探索性地采用以过程方法中心和实验活动中心为主的课程设计取向,向学生展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从整体来看,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追求共同目标、执行共同准则,使全套教材形成富于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2.融合多种课程设计取向、体现多种水平层次,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3.每个模块教材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功能,生动诠释高中化学新课程

4.既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保持教材内容具有合理的张力

5.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地处理教材内容,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真正理解

6.注重科学学习规律,重视化学知识的建构,提高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

7.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8.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材编写策略,拓展教材的教育功能

三、关于化学 1和化学2(必修)模块教材

《化学 1》和《化学2》教材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必要基础。

对于《化学 1》和《化学2》,我们采取了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相融合的多元课程设计取向。我们在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时,围绕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三条基本的内容线索:(1)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线索;(2)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3)反映化学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实际以及其他科学和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具有STS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化学1》和《化学2》将三条内容线索并列作为教材的主要组织线索。

我们对《化学 1》和《化学2》教材的内容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教材无论是在大的结构体系上还是在教材栏目设计以及具体内容的处理和安排上,既与初中化学相衔接,更体现了螺旋上升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还与各个选修模块教材相互对接,建立纵横联系。《化学1》和《化学2》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它从“认识化学科学”、“元素与物质”、“自然界中的元素”、“元素与材料世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等方面为全体高中生发展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的学习要求,而且对于课程内容大都实行了弹性处理,往往只规定内容框架,而淡化具体的知识点。这样就给教材自主选择、处理教材内容提供了可能性。本套高中化学教材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原则是,基于课程标准、不囿于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并科学处理教材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化学 1》和《化学2》,教材既要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地处理和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又要严格控制内容的学习要求。突出核心观念,精选活动与探究内容。

在《化学 1》中采用了“元素与物质分类”、“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转化和循环”、“元素与材料世界”多条线索向学生介绍氮、硫、硅、铁、铝、铜等典型的非金属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探究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开阔学生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建构更加富于应用迁移价值的认知框架。这样的编排和处理是对传统和现行教材的一大突破。

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教材打破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八股”体系,采取分散编排与集中编排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例如,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中介绍“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第二章“元素与物质分类”中首先介绍元素大家族,希望学生建立起物质的元素观、元素的整体观,并在不同的物质分类中介绍电解质、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其中包括铁的化合物等物质);第三章和第四章是重点的元素化合物章,其中第三章侧重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转化,重点介绍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硫的转化,以及海洋中典型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第四章侧重从元素与材料的关系,介绍硅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与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与其他一些元素化合物。到了《化学 2》再正式建立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而且教材对于元素周期律的介绍也与现行和传统教材的处理有所不同,不仅从微观本质层面学习,而且充分利用这一学习主题,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概括整合前面对于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形成对元素周期律的初步认识,建构起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认识框架。这一宽一浅,注重的是整体、是联系、是观念;淡化的是细节、是繁杂、是僵化,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视野和元素化学的发展趋势。

对于概念原理性的内容,注重对核心观念和概念原理的认识建构,减少“旁枝细杈”,严格控制深广度。例如,对于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分成《化学 1》中的“元素与物质分类”到《化学2》中的“元素周期律”两个阶段;对于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的认识,在《化学1》中首次学习,到《化学2》中学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之后再从“化学反应的应用”角度进行概括整合。但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复杂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等等内容则采取了淡化处理。

通过重组知识内容、变换讨论的角度、建立有意义联系等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增进学生对概念原理实质性的理解,淡化对概念定义的逻辑辨析要求。例如,对于“化学键”的认识,将“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化学键的观点发展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和能量变化的实质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建构起化学键与微粒与物质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教材处理,反映了结构化、联系性和有利于知识迁移的科学学习观。

教材对于具体内容的处理则充分体现了高观点、大视野和多角度的编写特点。例如,《化学 1》对于“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突出“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这种高观点,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以及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大视野出发,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到在实验室里自己设计实验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再到对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和环境保护中的体现和运用的认识,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介绍,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真正理解力。另如,在《化学2》模块教材中,我们将“化学键”、“化学反应”、“能量变化”联系在一起,教材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化学反应事实和现象出发,明确物质是由微粒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建立化学键的概念,然后通过探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原因促使学生理解化学键的概念,进而又回到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的角度,发展学生对于物质的认识。